新金融总裁圈 | 张婷 吴侨发
信用卡发卡量和银行卡信贷规模在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9月7日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5.20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0.34张;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4.69 万亿元,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09 万元,授信使用率43.24%。
如何在红利面前拥抱信用新时代,随手科技旗下旗舰品牌——卡牛在布局。11月8日,卡牛信用卡管家启动品牌升级,发布了新版品牌标识,并将品牌全称从卡牛信用卡管家升级为卡牛信用管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卡牛信用管家品牌升级,是随手科技今年9月完成KKR领投的C轮系列融资之后公布的第一个重大动作,将极大拓宽卡牛的用户群范围和服务场景。
对于卡牛品牌升级,随手科技CEO谷风告诉新金融总裁圈(www.xjrzcq.com):“尽管只有一字之差,背后却是中国个人信用市场和信用经济蓬勃发展的深刻写照。”
个人信用市场爆发
作为信用卡之外的另一种满足用户需求的信用产品,信用贷近年来在中国录得强劲增长,其中,仅互联网消费金融一项,据艾瑞《2017中国消费金融洞察报告》,其交易规模就从2013年的60亿元增长到了436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17.5%,预计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将达到约1万亿元。
在接受《新金融总裁圈》专访时,随手数据服务公司总裁王孝之告诉《新金融总裁圈》:“目前来看,中国信贷人口渗透率约在三成左右,但不管是信用卡还是信用贷都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处于个人信用市场爆发的前夜,这也是我选择回到国内发展的基本逻辑。”
加入随手科技之前,王孝之在美国信贷行业拥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曾任职于上市公司、全球500强,以及全美最大住宅抵押贷款处置机构等的信贷业务部门。
信用卡+信用贷双模式
随着近几年来,信用不止于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用贷作为新兴载体迅速在中国勃兴,授信机构既包括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受信人群则更加下沉,覆盖面越来越大。换言之,个人信用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借贷能力,这种能力之前主要承载于信用卡,授信机构主要是银行,受信人群主要是城市白领等相对高端群体。
谷风告诉《新金融总裁圈》,在2017年2月份的时候,卡牛后台的数据就显示,卡牛用户中信用卡用户和信用贷用户的占比已经平分秋色,而在一年前,两者的比例还是7:3。
解决个人信用扩张过程中的泡沫化倾向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监管、业界、消费者的合力,那如何解决这一“泡沫”,谷风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解决信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面对纷繁复杂的信用产品,用户往往并不清楚自己最适合申请哪种信用卡,也并不完全了解各种信用贷的优劣,卡牛通过平台化的机制,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为用户提供广泛的选择,并通过对信用产品历史交易信息的分析和用户反馈,形成公开的评价,帮助用户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第二,做好账单管理和还款提醒,保护用户信用安全,如果由于疏忽大意,忘记了还款时间,形成逾期,将对用户的信用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卡牛通过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帮助用户做好账单管理和还款提醒,养成按时还款意识。
第三,做好信用匹配,实现受信人和授信机构的双赢。卡牛会基于用户的信用状况,通过用户画像、聚类、逻辑回归等大数据推荐技术,帮助信用卡机构和贷款服务商等授信机构精准匹配用户,提高双方的交易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导、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吴晶妹表示,信用是一个多维度、多主体、内涵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卡牛信用管家帮助用户管理的“信用”,从信用主体来看主要是针对的个人,是指个人在金融借贷活动中的信用。
这种信用主要由两种能力构成,即:成交能力和践约能力。前者主要是指信用主体获得交易对手信任、签约、达成交易的能力;后者是指执行交易、履约的能力,受到信用主体诚信度影响,由其自身财务实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决定。
具体对应到卡牛来看,卡牛为用户提供的信用卡申请、信用贷推荐方面的技术服务就属于为用户提供信用成交能力,账单管理、还款提醒、信用卡代还等服务主要是帮助用户履约,可以归入践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