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深圳携手行业协会构建不良资产处置服务生态

掘金投资 天发 浏览 评论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深圳报道(屈文琳 陈晓玲 记者 智文学)有关机构预测,随着未来我国监管部门对于金融业不良资产的认定及处置趋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不良贷款规模增加,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将保持40%左右的增速,达4.8万亿元;至2025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将达9万亿元,未来不良资产处置需求仍将不断增长。

3月31日,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在京师深圳律所揭牌。金海/摄

律师是一个贯穿不良资产处置全过程且必不可少的角色,它像一个纽带,因而也更容易串联处置链上的各个环节,整合平台,形成体系,最后将资产处置工作提效增能。

3月31日下午,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同步揭牌成立。据京师深圳律师所联合创始人、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首席顾问陈旭明透露,两家机构将强强联合,携手资产评估、保理公司等机构共同构建不良资产处置生态体系,以提高处置效率,助力实现企业的稳健运营,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国首个保理行业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成立

作为提供创新型贸易融资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现代信用服务业,商业保理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近年来,深圳商业保理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深圳保理行业累计为10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超2万亿元融资。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市场风险事件频发,对商业保理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理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也越来越重要。

“深圳商业保理协会在全国首先筹建保理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意在加强保理不良资产生态圈各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处置及盘活保理企业不良资产保驾护航,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指导示范意义。”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会长尹江山道出了成立该专业委员会的意义。

数据显示,深圳市目前共有商业保理企业5000余家。2020年,深圳商业保理业务余额为1360亿元,约占全国总业务规模的50%;深圳保理公司总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超过3000亿元,占全国61%的份额。由此可见,深圳是全国商业保理企业的聚集地。而这也意味着深圳的不良资产处置体量大、需求大,在“减量增质”的行业大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亟待专业化、规范化、系统性运营。

据尹江山介绍,深圳商业保理协会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的成员涵盖了律所、公证处、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多个专业机构,拥有诸多行业中出色的专业人员,“相信一定能为商业保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提供专业成熟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为行业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尹江山表示,接下来,该专业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专业优势,为不良资产的妥善处置寻求合理合规的法理支撑,并梳理出标准化的流程,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和行业制度。

搭建专业化法律服务平台

作为深圳商业保理协会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同步揭牌成立。该中心将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生态中的关键角色,搭建起专业的法律服务平台。

据了解,京师深圳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在银行事务法律部、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部、公司解散与破产清算法律部三部门基础之上成立,以不良资产处置、投融资、涉税法律事务、不动产金融、房地产综合、疑难商事诉讼争议解决等为主要服务领域。目前共有团队成员30余名。

据京师深圳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主任陈玉清介绍,该中心成立后,将联动公证、资产评估、保理、专家学者等相关行业,推动这一领域的课题研究,力求建立起相关规范制度。同时,该中心还将经过系统的行业前瞻研究,为相应行业提供创新的、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中心的成立,不仅有法律专业方面的考虑,也有商业方面的判断和逻辑。”京师深圳联合创始人、京师深圳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联席主任罗建斌长期从事不良资产处置法律业务,他亲历了不良资产市场的不同阶段变化,也始终关注不良资产市场的持续发展。罗建斌表示,中心的成立可谓应运而生,不仅要抓住机遇,充分参与一个规模庞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更要在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法律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和担当。

以法务服务为主线构建行业生态

“律师正在从过去的法律服务提供者逐步转变为不良资产服务产品的研发者和推动者,甚至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金融产品的管理者。”京师深圳联合创始人邵雷雷认为,随着不良市场处置资产市场的发展和法律服务行业的业务模式创新,在不良资产这一领域中,律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外分别和法院、仲裁机构、评估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当事机构等打交道,过程繁琐,且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资料搜集不足等困难,对内还需准备审批材料、研究形势、制定对策,这种情形一方面造成了处置成本高、周期长,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久而久之易疲于奔命,积极性受到打击。

如果我们将不良资产处置交给以律师事务所为主导的联合专业机构来运营会是怎样的结果?对此,京师深圳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高级顾问胡小武在“保理不良资产的处置研讨”圆桌论坛中给出了专业解读。

首先,法务服务的专业化可以得到保障,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适用和政策因素众多,比如,资产包收购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债务人的优先购买权需确认,利息计算方法存在差异,诉讼时效各有不同,变更权利人、执行异议等,这都需要专业的律师提供支持。而早在不良资产处置前,律师就需对法律风险展开预判,配合资产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合力评估,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投资失败。

当然,当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导处置机构时,国有商业银行的被动处置也会随之变为主动配合。在这样一个相对清晰的分工下,再叠加保理协会的资本业务统筹,以资产证券化等有效手段盘活不良资产,无疑可加速处置速度和处置效益,大大降低风险系数。

据了解,京师深圳特殊资产法律业务中心是一个以法务服务为导向,将不良资产处置细分为个贷、公贷和重整重组业务的平台。该中心根据市场需求特别配备了专注于金融产品、不良资产资源优化配置、税务、资本运营、人工智能等多元化律师团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不良资产处理与传统的不良资产通过诉讼、拍卖处置或银行直接组包对外转让不同,不良资产的互联网化越来越明显。因此,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重整、重组需求也在增加。从不良资产债务人破产、重整、重组、清算到二级市场运作都需要借助专业律师团队来帮助不良资产债务人实现破产、重整、重组和清算等,以保证债权人权益的最大化。

不仅如此,律师还可联动资产评估、保理机构深入了解资产状况、查找财产线索、分析案件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胡小武特别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良资产处置应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信息来源精准化,还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推动平台与平台的融会贯通,形成处置过程在线可视化、透明化、体系化操作流程,让不良资产处置真正进入“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轨道,优化市场生态体系。

不良资产市场离不开律师这一主体的“牵引”。业内人士认为,像京师深圳这样在强化“内功”成立特殊资产中心的同时,携众之力,探索以法务服务为主线,串联整个不良资产处置产业链,协同保理协会、商业银行等机构,旨在创新不良资产产品创新、以多元处置形式保证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之举确实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