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丑闻不断,斯巴鲁质检造假持续30多年

避险财经 天发 浏览 评论

新金融总裁圈|吴侨发

近日,斯巴鲁被曝出启用无证照人员从事车辆检查工作。

日经新闻报道称,斯巴鲁发现位于群马县的工厂有无证照人员在从事车辆检查工作,违反了国土交通省的规定,公司在考虑召回群马县工厂生产的大约25.5万汽车。据悉,此次最多将有30多万辆车被召回重新接受检验。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30多年来斯巴鲁一直在让无证照技师进行车辆终检。

“最终检测程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承认并未达到要求,”10月27日,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采用这个相同的程序已超过30年,但没意识到这并不符合国土交通省的要求。”

斯巴鲁违规质检30年,为近日热炒的神户制钢事件再加了猛料,同时也让日系品牌的品牌信誉再次遭到质疑。

日本制造大崩溃?

斯巴鲁只是日企走下神坛中的一家。

近期,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篡改产品数据、以次充好的丑闻浮出水面。目前,神户制钢所已经承认,从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伪造数据,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数十名雇员参与其中。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批评神户制钢,篡改数据“是动摇公平交易根基的不当行为”。

本次造假事件涉及的基础材料产业还是日本经济的隐形支柱,处于产业供应链最上游。企业无法完全掌握自家材料制品被最终用于哪些产品。源头被污染了,也必然将殃及整条产业链,直接动摇“日本制造”的技术基础体系。

随着事态持续升级,受影响的企业已经蔓延到500家,这一数字是他们之前公布数字的大约两倍。在这份长长的受害企业名单里,可以发现多家知名的日本军工企业,而他们正是日本自卫队主要装备的生产企业。还有汽车、飞机、高速列车制造商及半导体企业和核电站。

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日产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

2016年,日本三菱公司被媒体爆出对旗下多款汽车的油耗数据弄虚作假一事,在“燃效门”事件发生后,三菱汽车邀请律师团队进驻三菱汽车及其子公司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三菱汽车对进行改善燃油效率的员工缺乏监督机制,这些员工没有法律意识,并且擅自修改燃油效率,将燃效夸大了16%,因其只在乎业绩及工作表现。调查报告还显示,三菱汽车修改燃效数据的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并且造假行为呈现系统性、范围大、且不断加重的趋势。

2009年,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其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的多款车辆,合计850万辆。据了解,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VGRS)的控制程序不恰当,方向盘打满后如果方向盘回轮速度过快,有可能短时造成与方向盘正中位置的偏离角偏大。由于相对轮胎直行方向,短时发生方向盘位置的偏离,可能导致驾驶员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隐患。丰田公司决定免费为缺陷车辆更换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的电控单元,以消除隐患。

对日本制造业打击最大的或许来自高田问题气囊事件。高田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因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使大众、通用等汽车等公司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这起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而高田公司也因此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称,高田破产案规模为(日本)制造业有史以来最大。

长期以来,日本制造一向以精细严谨和过硬品质享誉世界,“排队买日本马桶盖”曾经一度成为中国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开不坏的丰田”更是成为全球司机多年公认的口碑。

​如今密集爆发的日企造假让业界震惊,“日本制造”怎么了?

从《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对比上看,日企正在整体“沉沦”。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2007年,上榜日企已减少至60家;2017年,仅剩51家。对比20年前,日企上榜数量锐减了近一半。

中企整体崛起

日企整体“沉沦”的背后,是中企整体崛起。2007年,上榜中企30家;2011年,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69家,首超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

之后,上榜中企数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17年,增长到115家,是2007年的3.83倍,是日企数量的2倍。欧洲三强德、英、法加起来,也远不及中国企业上榜总量。

这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全球范围看,随着中国上榜企业不断增加,中国企业群体在世界500强中的地位也不断攀升。

在全球经济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不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企业经营质量也不断改善,与日、德、英、法等企业强国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